网上有关“《苏菲的世界》三重世界的奇妙之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菲的世界》三重世界的奇妙之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苏菲的世界》,印象中看过同名**,由于时间长情节已变得支离破碎,但那种奇幻悬疑的氛围却一直存留。
原著《苏菲的世界》畅销全球,几次也没有读完,这次坐下终于能够完成,再抬头,目及所处,似乎变得都不一样了。难道,我从此以后就多了一双哲学的慧眼。
这本书译成中文,约45万字,内容涵盖之广,信息量之大,故事之丰富,在打开书的那一刻,就像坐上时光加速器出了趟远门,嗖地穿越回古希腊,从公元前到公元后,从远古到近代,直至回到我们的现在,这一趟短暂两天的旅程,却触摸到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满载而归。
感觉真是赚到,我发现自己是越来越挑剔和贪心,选择《苏非的世界》,首先因为它的小说形式,充满悬疑侦探的意味,其次它的兼容历史性,上下几千年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名一齐聚集;再者它贯穿了整部西方哲学史,哲学思考的火花跳动闪耀。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介绍给你一顿精神大餐?不不,它已不能算美味佳肴了,它就是伊甸园中那棵闪光的知识树,上面挂着各种智慧果,趁它们没落之前,你想先摘哪一个?
你相信命运吗?
? 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哲学会让一个人不正常吗?
?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女人是否具理性?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狗和猫有什么不同呢?她记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的生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人与动物之间却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人会思考。
哲学不会让我们变成疯子,它会让我们更接近人类的上层文明,问题是,似乎我们不需要上层文明,我们需要的是水果、猪肉。
嗯,最后一个被先哲千百次地提问,已经变得充满沧桑。相信每一个人某个阶段也许会问自己某个奇怪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已经明白了,有些依旧迷惑。呵呵,我也会自开哲学思考模式了。
先看看《苏菲的故事》讲了什么。
14岁的挪威少女苏菲,正值青春期,对周围充满好奇,富有活力,喜爱小动物。某天放学回家后,在自家花园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信上写到 :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与此同时,她还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 “? 请苏菲转交给席德 ”,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原本安静的生活被打破,她不断地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困惑之余也开启了她的好奇心,这些信是一位哲学导师艾伯特主动给她写的,向她传授哲学知识,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徐徐展开,她运用少女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积累,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她的感受,正像书中写 “当她拿着那封神秘的信,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在仙子的魔棒挥舞之下,突然被贼予了生命的玩具娃娃,她现在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四处漫游,从事奇妙的探险,这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吗? ”
她变得很忙,一方面表面若无其事地上学放学,应付妈妈担忧地发问和质疑,另一方面偷偷开始追随艾伯特导师的学习之旅, 在导师的启发下,她由最初懵懂无知的小白,很快成长为聪明善思的哲学少女。她在学校的成绩因而提升,拿到了全A的分数,并受到哲学老师的表扬。
现在明白了,作者为什么选择14岁的女孩做主角,快成年的那种阶段(西方一般在孩子15岁办成人礼),懵懂羞怯又急于渴望长大,充满好奇心,期待未来的美好。年龄太小理解不了哲学,年龄大了,对周围什么都习以为常,也丧失了探寻哲学最重要的好奇心。
通过书信、影像等,导师艾伯特带领着苏菲追溯整个西方哲学史,他们日渐熟悉,艾伯特也加快步伐授课,随着苏菲的开悟,伴随有越来越多反常和谜团,“魔镜”? “少校的小屋” “ 黎巴嫩寄来的给席德的明信片” “会说话的汉密士(一只狗)”? “ 叫她席德的艾伯特” “? 写着生日祝福的香焦皮” “捡到的拾元硬币” …… 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深深困扰着苏菲,她感到自己处在那个从未露面的“上帝之手”,无所不能的掌控中,他虽然声称远在遥远的黎巴嫩,却对苏菲和导师之间的授课互动了如指掌,仿佛暗处一双追踪苏菲的透视眼。
不可思议的是,随着他们的课程讨论按近尾声,苏菲渐渐意识到原来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席德的父亲——艾伯特上校意识的一部分,这个挪威父亲送给女儿习德15岁的生日礼物,是他创作的一本书,名叫《苏菲的世界》,好祝女儿生日快乐!所谓的苏菲的世界只不过是席德世界中的一个虚拟人物罢了。
这样的事实真象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很沮丧,然而又很快振作起来,在继续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她和导师开始了对上帝 (艾伯特上校)的反抗,在他俩的合力下,书中的世界渐渐扭曲,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
经过精心策划,导师带着苏菲,运用哲学的法宝,终于在苏菲十五岁生日那晚举办的家宴派对上,成功脱离了少校的掌控,到达自由的能与少校和席德同处的平行世界。
苏菲终于看见和感受到了席德,而席德也似乎发现了苏菲。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尾,开放式的结局,引发读者更多的睱想。
这是另一条主线,也是文中的主要内容,作者以大量书信体和对话的形式,向苏菲其实也是在向读者讲述浩瀚的西方哲学发展史。
看书的目录发现,作者是按西方哲学史的脉络进行梳理,标题大都是某位哲学家的名字或某一个时期,提炼成三大哲学历史时期,当然,其中也穿插了几个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
书中导师艾伯特可是位难得的好老师,风趣幽默、擅长启发。各种深奥的哲学思想被各种有趣的故事、精彩的比喻串连起来,让我们发现哲学不仅不难懂,还能带来无限的乐趣。小姑娘苏菲就是在这样的授课下,迅速领悟到了哲学的精髓。
在艾伯特口中:苏格拉底化身成一个要通过理性寻找美德、通过发现美德获得快乐的话痨。在古希腊时代,常常能看到雅典广场上站着-个大肚子凸眼睛狮子鼻的怪物,拉着人聊天,那就是他了;通过姜饼人和饼干模子的例子简单直接地解释清楚了柏拉图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理型论 ”;最后用一个鸡和鸡的特征的比喻说清楚了亚里士多德强调“感观体验”以及他为什么要反对自己的老师柏拉图。
到了现代哲学,一边是崇尚“理性主义” 的笛卡尔、伏尔泰、卢梭等法国哲学家,他们相信道德法则是理性中一直存在的,这也直接引发了法国的启蒙运动; 相反以休姆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家一派都相信“经验主义”,强调人的感观体验。’ 引申一下,这反映出一个反常识的信息,那就是法国人其实比英国人要理性,例如: 英国人的口头禅是 “ 这是常识”,而法国人常说的是“ 这很明显 ”,因为法国人认为这些规律对于人的理性认识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之后,康德的把这两种融合。
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讲述的; 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的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通过引用的一条河流来比喻人的理性,从而讲述了黑格尔的“ 世界精神”。
一般来涚,大哲学思想体系到了黑格尔就结束了。再往后哲学有了新的方向,有了实际意义的 “行动哲学”,一位重量级哲学家的思想出现了,那就是对中国影响巨大的马克思。他的 “ 上层建筑 ”,苏菲小朋友对这个概念疑惑,艾伯特拿出一个希腊神庙模型,说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它优美的屋顶,这个屋顶就叫 “上层建筑 ”,屋顶需要柱子支撑,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也需要一些支柱,支撑上层建筑的柱子是树立在一个三层台阶的基座上,第一个台阶叫做“生产条件”,第二个台阶叫“生产工具”,第三个台阶叫“生产关系”,这三个台阶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独特的生产模式,它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面貌和意识形态。
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①? 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到底有多难?作者说“? 如果有人对所生长的社会不屑一顾,一心一意想寻找自己的灵魂,是会被耻笑的。”
提醒着人们既要务实、抓住眼前,又要放眼未来;即要现实,又要理想;
②?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
这多像我们这一生与所有关系的聚合离散。
③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一个正在饥饿边缘的人,回答一定是“食物”。如果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回答一定是“温喛”。
生命里重要的东西绝不是永恒固定的,是会根据目前的生存需要作出调整。
④? 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那个十六世纪的木娃娃,也许是为了某个五岁女孩的生日做的,而制造的人,也许就是她年老的祖母……
⑥ 我们不能让自己被历史的浪潮冲走,总得有人收拾河岸边留下来的东西。
读完,才知道这本书涵盖之广,说是哲学史,早已超出了哲学的范畴,涉及文化、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生物学等,像达芬奇的绘画、沙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牛顿的万有引力,甚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
这哪里是讲哲学,这是在说全人类的文明和智慧。
作者为什么要起名《苏菲的世界》,我想,一是书中的女孩名叫“苏菲”,二是“苏菲”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是“智慧” 的意思,而哲学在古希腊语的本意即是一一? 爱智慧。有部《达芬奇密码》讲的是一个奇异的侦探耶稣后人的故事,这个耶稣的后人就叫做“苏菲”。 一个名字蕴含了这么多,可见作者的用心。
这里要提醒大家,外国人的名字本来就长而难记,书中设定的两个主要男主角, 苏菲的哲学导师和席德的父亲,两位竟然有同样的名字一一 艾伯特,初读时我会混淆,所以要注意。
当然,《苏菲的故事》被部分哲学专业人士批为不够专业,但一经出版,还是被更多的广大读者认可和喜欢,作为哲学爱好者和哲学启蒙书,这一本书,值得收藏。因为你不可能让一本书即广泛又学术。
它倒启发了创作者的思维定势,如何把那些高大上晦涩难懂的各种学术,借助文学的故事性,去生动呈现、通俗意趣地表达。
这本书,不论从内容或受欢迎的程度,都是吸引人的一本书,它的成功畅销,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和缺乏安全感。
《苏菲的故事》 自1991年问世后,就迅速成为一本现象级的全球畅销书,后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这奠定了作者贾德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1952年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后来曾担任文学和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
他特别擅长以对话形式撰写故事,且很会把高深的哲理融进有趣的小说情节中,最终启发读者对自我、生命,乃至世界宇宙的探讨。
很佩服作者在创作中的独具匠心,脑洞大开,两组人物虚虚实实、互相交错。如果你像苏菲一样,突然发现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都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你会作何感受。恐惧、迷惑,可能都有吧。你会不会突然领悟生命的有限,无力,原来说“人生如梦”,果然通透,你的伤感与珍惜同时袭上心头。
在书中,苏菲面临强大的操控,前景不妙,但我依然感到了一种顽强和坚持,如果你没法逃避,就得努力积极面对,特别是运用智慧的头脑 。而最终,他们虽未能使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却成功逃出了小说的本子,作为虚幻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风去花谢,人生短暂,每个人都经历生老病死,都会消亡,但个人所留下的创作却会永远存在,鲜活如初。
终于明白《苏菲的世界》 至少构建了三重的世界,我们作为读者所处的世界,即我们的世界; 席德的世界;最后一层,苏菲的世界。本书构建了一处环环相扣的多重世界,引导我们走向开放的未来。
像是苏菲的世界,所谓的你,不过是潜在另一个世界的我而已。
有没有像看《盗梦空间》的感受,一层一层的梦境,反正我当时是没大懂,绕晕了。
文字是优美的,美学是怡人的,科学是严谨的,哲学是智慧的,智慧可以驱散无知,明辨时非,懂得获取的幸福要靠自己。我们的生活,不能说人人都要成哲学家,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思维,才会更有意思。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先哲固执地提出,人们已不甘心只是活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复杂难测,心头黑暗的迷雾需要用智慧的火把去照亮、去驱散。
就像我在反问着自己,我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体味冷暖,感受孤独,看着路边的风景盛衰荣枯,既然生命如此短暂,朝起暮落,一切终将消失。如果生活没有意义,那就赋予它自己的意义吧,这世上,再渺小的生命,也有独处一隅的小小欢歌。
2021--9月 ? (风铃手记 )
这是高中地理最经典的几个问答题~~其实课本上(自然地理 区位分析 国土整治里问题)就是最经典的;学地理要:1.多记图(图是要死记的,经纬,具体在哪,旁边有哪个国家……当然小技巧也可以用点)2. 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举一反三。3.就是记答题模式,以应对主观题。
自然地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1、水土流失问题(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黄土高原为例)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典例:甘肃南小河沟)。
b. (南方丘陵山区)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选修)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等。(典例:宁夏沙坡头)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春汛)
4、土壤次生盐碱化(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分布及治理(选修)
组成:西部的缓斜平原、缓斜平原以东的冲积低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主体)、渤海之滨为滨海平原。
缓斜平原肥力最好: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8、咸潮
①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 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④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
9、酸雨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途径: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10、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分布: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和(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大城市。
危害和对策: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和人体健康。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
11、沼泽的保护(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
意义: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①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②是一些珍禽的栖息地。
人文地理
1. 怎样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及解决措施?
答题要点
(一)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增长)
1.后果
(1)人口压力过大,粮食、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破坏;
(2)社会问题: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教育难度大;社会治安问题严重;(3)影响经济发展
2.措施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发展教育,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
(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
1.后果:(1)劳动力、国防兵力不足;(2)社会养老负担加重;(3)老年人问题突出;(4)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2.措施:
(1)鼓励生育;(2)适当移民;(3)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 怎样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答题要点
(一)、原因:
1.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环境有很大差别
2.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矿产资源、地形。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4.政治因素 :政策、政策变革(政治中的改变)、战争
5.环境移民: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影响:
1.对迁出地区:缓解人地矛盾紧张的压力,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对外交流,利于发展当地经济。不利的是易造成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2.对迁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增添了地区发展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不利的是易带来环境卫生问题、治安问题、计划生育问题。
3. 怎样分析某个城市兴起的主要条件?
答题要点
1.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2)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纬度沿海地区。
(3)河流:供水、运输、防卫、旅游;(4)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对某一个具体的城市,一定要抓住其兴起的最主要条件。(如株洲为交通)
4. 怎样分析一个城市内功能区的布局?
答题要点
商业区:市场最优原则: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郊区高速公路或主干道附近。一般占地最少。
工业区:(1)向郊区迁移。原因:保护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成本。(2)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原因:工业生产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住宅区: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分高级(主导因素环境)和低级。与工业区、铁路线等主要交通干线往往有绿化带隔开。是城市最基本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地最多。
典型案例
“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季风);最小风频的风的上风向
“水”:水质要求高的企业放在上游;对水产生污染的企业放在下游
卫生防护带: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通常布有卫生防护带。(要考虑到局部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
5. 怎样分析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
答题要点
1. 衡量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判断:市中心人口密度发生变化)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起步早(晚);目前发展速度慢(快);城市化水平高(低)
4.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中期:
A.问题:加速阶段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④影响社会治安,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B.解决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后期
A.问题: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中心区衰落。B.解决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中心衰落区。
6. 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答题要点
1.自然条件:气候(热量、气温日较差、光照、降水量、水热配合);地形(平原,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利于多种经营);土壤(是否肥沃);水源(是否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资金。
3. 典型例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新疆瓜果之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乳畜业(市场);立体农业(地形);花基鱼塘(市场)
7. 怎样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
答题要点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点
(1)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原始社会(依赖和崇拜自然);农业社会(改造自然,出现科学的萌芽);工业社会(征服自然,对环境破坏力大);信息社会(追求人地协调)
(2)三个原则和三个内涵: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物种之间、国家之间);持续性原则(“度”);共同性原则(共同参与,国际合作)。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庞大人口基数(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
(4)途径: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
(5)环境问题表现:生态破坏(农村、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城市、发达国家)
(6)产生的原因:索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
2. 中国某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生的原因及其措施
(1)原因:既要发展农业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而现在农村中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压力、农民素质低、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中能源缺乏造成的。
(2)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素质;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技术或资金密集型农业;加强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 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 思路:原因应从污染源方面考虑,措施应针对原因进行,要从行政措施、公民行为、技术措施三方面考虑。
2. 主要原因:(1)工农业发达,生产排放量大。(2)工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大多数废弃物没有达标排放。(3)人口稠密,生活排放量大。(4)所在地自然条件较差,环境自净能力差。
3. 解决:(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3)大力发展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量。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5)针对不同污染具体采用不同措施。
4.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1)思路:问题主要是“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解决措施主要从改变观念、政策导向、降耗减污等方面考虑。从解决措施可反推其原因。
(2)措施:
A.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B.建立相关法律,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限制投入大、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的投资。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技),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E.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
F.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发展高科技、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8. 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答题要点
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与否、水源是否充足、气候、能源、资源的类型、数量与匹配状况
2.社会条件: 交通状况(海运、内河航运、铁路线)、工农业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和工资水平、政策、工业协作条件。
分析时一定要突出该工业地区最主要的区位条件。
9.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
项 目 内 容
集聚有利方面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集聚带来的问题 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10. 怎样分析老工业区兴起的条件、衰落的原因和调整措施?
答题要点
1.兴起的条件: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便捷的水陆交通
辽中南: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水源不足;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
2. 衰落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优势产业、产品的地位下降。
(2)原材料能源消耗量大,随着原材料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原有优势资源或能源地位下降、资源枯竭(5)环境污染严重
3. 调整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调整工业布局,(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4)发展科技,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繁荣经济,(5)优化环境
11. 怎样分析两类新工业区兴起的条件?
答题要点
1.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工业区:A共同条件:(1)科技雄厚,劳动者素质高 (2)交通高度发达(3)环境优美。B共同特点:(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3)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共同条件:(1)大批廉价劳动力,(2)政策,(3)经济开放
共同特点:(1)生产高度专业化(2)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资本集中程度低(3)以中小型为主(4)以轻工业为主(5)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包工
12. 怎样分析交通线建设的区位条件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合理布局交通网:(1)缓解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2)活跃整个路网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1)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扩大交流的范围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保证。(在这里会分析我国一些新建铁路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4.社会意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维护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巩固同防,建设边疆等。
13. 怎样分析资源跨地区调配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对输出地区的有利意义
(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3)促进综合利用步伐,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利之处:可能会造成输出地区的生态破坏。
2、对输入地区的意义:
(1)提供较丰富的资源,缓解该资源供应紧张的压力(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4)改善输入区的生态环境
14. 怎样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答题要点
(1)加强勘探,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后备储量和生产量(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
(3)加快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4)积极开发水能和新能源,使能源消费多元化,优化能源结构(5)加强国际合作,拓展能源来源渠道,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
(6)提供公民的节能意识
15. 怎样分析产业转移及影响?
答题要点
1、转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即高能耗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
2、移入地区的优势:劳动力便宜、地价便宜、政策优惠、市场广阔、资源丰富。
3、影响:
(1)对移出地区:利于集中国内生产要素发展新的主导产业;能一直处于高附加值的开发和营销环节;环境得到改善。不利的是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增加失业人口。
(2)对移入地区:利于加快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不利的是始终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且消耗资源多、环境污染严重,易带来环境问题。
16. 怎样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答题要点
1.开发条件:(1)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交通条件好(距市场近)
2.基地建设:(1)扩大资源开采量;(2)发展交通,提高资源外运能力;(3)加强资源的加工转换;(4)发展对该类资源或能源需求量大的工业。
3.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7. 怎样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
答题要点
(一)开发的自然条件:
1.地形: 流速,影响水力和航行;2.气候:影响水量,水力资源;3.水系:水量、水力、流速分析;4.其它自然资源。
(二)开发内容:
1.总体思路
(1)山地(分水岭):保护植被生态、水量水质(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最集中):重点保护生态环境(3)河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4)矿产资源:决定发展工业
2.开发措施
a.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修大坝 梯级开发
b.具体措施:防洪、发电、航运、旅游、提高水质、土地利用
(三)水库修建利弊分析
1.利同上,略
2.弊:(1)淹没农田、聚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2)影响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化减少;(3)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4)库区水量增发增多,造成水资源损失;(5)库区水流减慢,泥沙淤积,减少库容;(6)下游水量减少;(7)入海口入海泥沙减少,影响滩涂增长,鱼类生存环境。
18. 怎样分析传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答题要点
1.本地区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2.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3.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发展花卉、乳畜、蔬菜等产值高的农业。
4.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生产。
关于“《苏菲的世界》三重世界的奇妙之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寒凡]投稿,不代表浸潭信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jtxxkj.cn/baike/202501-1050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浸潭信息的签约作者“寒凡”!
希望本篇文章《《苏菲的世界》三重世界的奇妙之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浸潭信息]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苏菲的世界》三重世界的奇妙之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菲的世界》三重世界的奇妙之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